牡丹兼有觀賞與藥用雙重價值,在我國栽培種植十分廣泛。牡丹常受到疫病等病害的危害,影響牡丹的生產品質和生產效率。下面我們就來了解牡丹疫病的癥狀、發病原因及防治的方法吧。
牡丹疫病的癥狀:主要危害莖、葉、芽。莖部染病初生長條形水漬狀潰瘍斑,后變為長達數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邊緣顏色漸淺。近地面幼莖染病,整個枝條變黑枯死。病菌侵染根頸部時,出現頸腐。葉片染病多發生在下部葉片,初呈暗綠色水漬狀,后變黑褐色,葉片垂萎。該病癥狀與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為主,略呈皮革狀,一般看不到霉層,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長有灰色霉層。
牡丹疫病的發生規律: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絲體隨病殘體留在土中越冬,翌年牡丹生長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現一個侵染及發病高峰。連陰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發病,雨后高溫或濕氣滯留發病重。
牡丹疫病的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擇高燥地塊或起壟栽培,防止莖基部淹水,適度澆水,注意排灌結合;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收獲后清除病殘組織,減少來年菌源。
2、藥劑防治。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消毒。發病初期及時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