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造型,亦可稱為立體花壇,是指園林技術人員以獨具匠心的構思和巧妙的技藝,通過對植物進行栽培管理、整形修剪,并在立體構架上進行造型,最終創造出惟妙惟肖的藝術形象。其包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藝術精華,更是集園藝學、文學、雕塑學、建筑學等知識為一體的藝術創作,其可反映一定的社會時代精神,具有一定的思想內容,既可用于點綴園景,又可成為園林綠化造景中某一局部甚至全園的構圖中心。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城市綠化建設和園林藝術的快速發展,植物造型也得到了設計者的推崇和認可。每年國慶之際,在我國各地城市廣場、公園均可看見植物造型的身影,它們形式多變,形象生動,不僅提升了園林植物的觀賞價值,也體現了我國園藝技術的不斷提高。由于我國文化底蘊深厚,而且不同地區又擁有各自的文化特點,因此,設計者在制作植物造型的過程中,也越來越重視當地城市文化的滲入,這不僅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宣揚,展現不一樣的立體綠化藝術,而且還能夠促進植物造型的可持續發展,使其富有生命力。
近日,筆者在杭州火車東站的廣場前看見一組立體植物造型,其以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殘雪為故事背景,通過對一年生或多年生小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的組合造型,采用點、線、面結合的形式,塑造出極具象征性的城市園林文化藝術。其造型簡潔大方,線條流暢,人物形象生動活潑,讓游客在觀賞之余,更能直接感受杭城的文化內涵。
雖然我國植物造型的起步較晚,但是編者相信,在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這種充分尊重自然理念,以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品位為前提,并以生態綠化和大眾綠化為主的富有城市文化內涵的植物造型,必將成為城市綠化建設發展的一種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