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紫羅蘭個生長階段的不同,其養殖的技術也有所不同,下面為你簡單介紹紫羅蘭各生長階段的養殖技術要點:
第一階段為從播種到胚根長出階段(一般要4~9天)。播種后無需覆蓋,適宜基質溫度20~26℃,pH值5.0~5.5,EC值小于0.75,發芽期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但絕不能飽和。
第二階段為第一片真葉出現時(一般需11~16天)?;|溫度保持在18至24℃,濕度中等。但為了使種子發芽良好,澆水前需讓基質輕微干燥?;|pH值5.2至5.6,EC值小于1.0。光照應充足,但避免夏季強光直射。當子葉完全展開后,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全苗后用廣譜性殺菌劑甲基托布津灌根或噴霧,防治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第三階段為成苗階段(一般需21~28天)。最適基質溫度16至24℃,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80%,光照充足。澆水前使基質干透,但避免植株永久性萎蔫,這樣有利于根系生長?;|pH值保持在5.2至5.8,EC值小于1.5。本階段交替施用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施肥可與澆清水交替進行,以控制植株高度。注意防治線蟲和地種蠅等植物根部蟲害,可用克線膦、氧化樂果等農藥灌根。
第四階段為煉苗階段(一般需7天)?;|溫度控制在14至20℃,空氣相對濕度小于70%,澆水前使基質充分干透?;|pH值保持在5.2至5.6,EC值小于0.75。在植株不缺肥的情況下,每周施用一次含硝酸鉀或硝酸鈣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