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全省首個大型活動碳中和林
在沭陽建成啦!
倡導新型環保 踐行綠色低碳
咱沭陽人可從不缺席
那么,什么是碳中和?
建設碳中和林有哪些作用?
下面,小編帶你一一了解!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或購買碳信用的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零碳排放。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成為國際大會和體育賽事所采用的碳減排國際慣例。
2019年10月,2019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為踐行低碳發展理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本次會議采用造林增匯實現會議碳中和。因此,大會籌委會組織相關單位共同推動全省首個大型活動碳中和項目落地。
該項目遵循完整性、規范性和準確性原則,對2019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期間交通、住宿、餐飲、會議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審核,確定大會共產生溫室氣體462噸二氧化碳當量;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試行)》指定的技術規范和方法學,經具有造林專業領域資質的機構設計實施,通過在沭陽新建25畝林業項目的方式抵消大會碳排放量,實現碳中和。江蘇銀行向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捐贈10萬元公益資金,支持項目建設。
在沭陽建設的碳中和示范林主要栽植欒樹、櫸樹等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達95%以上。項目實施年限為三年,其中2020年為建設期,2020-2023年為補植、撫育、管護期。兩年多的時間里,歷經籌備、論證、選址、設計、實施與管護等流程,如今該大型活動碳中和項目已蔚然成林,未來可完全吸收2019國際生態環境新技術大會產生的溫室氣體,從而實現碳中和。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沭陽將繼續做好相關工作,一方面,主要從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著手,對這片碳中和林加強管護。另一方面,將尋求合作單位,繼續在沭陽建設更多的碳中和林,為早日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