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8米。樹冠圓頭形、半圓形、橢圓形。葉對生、革質,花序簇生于葉腋,花期9~10月,果期次年3~4月。 桂花適應于亞熱帶氣候廣大地區。性喜溫暖,濕潤。種植地區平均氣溫14~28℃,7月平均氣溫24~28℃,1月平均氣溫0℃以上,能耐最低氣溫-13℃,最適生長氣溫是15~28℃。濕度對桂花生長發育極為重要,要求年平均溫度75%~85%,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特別是幼齡期和成年樹開花時需要水分較多,若遇到干旱會影響開花,強日照和蔭蔽對其生長不利,一般要求每天6~8小時光照。
桂花適宜的氣候條件是:年均氣溫15—19℃,年均降雨量1200—1800毫米,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5℃。年均相對濕度80%左右,年結冰日少于30天。≥10℃的活動積溫≥5000℃。
1、桂花的花期早晚更與當年秋季氣候條件的變化有關。入秋后氣溫下降快,間有雨濕天氣,則開花提早;入秋后,氣溫下降慢,晴旱少雨,則開始遲。若以溫度為主導作用影響下,潤濕天氣會使花期適當提前,前后茬開花的間隔時間短些;晴旱少雨天氣,花期則適當推后,前后茬開花的間隔時間短些。1)開花前旬平均氣溫:早桂類集中在21—27℃,歷年平均值為23.7℃;晚秋桂類集中在19—23℃,歷年平均值為20.8℃。2)開花前旬間日最低氣溫:按頻率85%要求:早秋桂類低于21℃,晚秋桂類低于17℃。按頻率100%要求:早秋桂類低于23℃,晚秋桂類低于19℃。3)開花前旬累計降水和雨日:早秋類花前旬累計降水量為64.7毫米,雨日為6.0天;晚秋類花前旬累計降水量為41.6毫米,雨日為5.3天。
2、桂花的花香濃淡還與天氣狀況有關。天氣晴朗,花香濃郁;天氣陰濕,花香就大為遜色。降雨對花香有很大影響,因為桂花是一種體質花,其芳香油呈游離狀態,存在于花冠片的蠟質被雨水破壞,芳香油即隨之揮發、溶解和變質,使花香明顯減弱。
3、光照對桂花也有較大影響。相對光照強度在60%以上時,桂花生長勢顯著加強。就營養生長而言,相對而言光照強度宜保持在60——70%;超過70%時,營養生長雖稍遜,但生殖生長開花則更好。
4、降水。桂花大樹多出現在多雨季節和地區,每年6—8月,為桂花花芽發育期,不宜施水;9月上中旬是花芽萌動期,宜保持土壤濕潤,以得于正常開花,開花前10天降水情況最重要。
桂花葉繁花密,需要耗去大量養分。它適宜生于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上,在粘重土壤上也能正常生長。但是,它卻不耐土壤干瘠,否則生長特別緩慢,葉片普遍黃化,甚至發生周期性枯頂現象。它適生在PH 5.5~6.5的微酸性土壤上,土質偏堿會導致桂花的生理缺鐵癥。 桂花的革質葉雖有一定耐煙塵污染的能力,但在經受污染后,常會出現只長葉不開花的現象。
水景資訊